墨西哥 UASLP 的中国学子,聊聊“出海到美国拿 H‑1B”这件事

先打个招呼:在 San Luis Potosí 的朋友们,别总半夜发“有人在吗?”——来,找群里人聊。Universidad Autónoma de San Luis Potosí(UASLP)不是墨西哥城的大牌名校,但对我们这种想靠学位/项目跳槽、走到美国拿工作签(H‑1B)的人来说,它的地理位置、课程安排、同学背景都能成为杠杆——尤其是会西语/英语的同学,有机会做跨境商业或远程岗位,增加被美国雇主发现的概率。

最近美国关于 H‑1B 的政策和舆论变化频繁:新闻池里有关于特朗普政府提出对 H‑1B 征收高额费用(被诉讼挑战)的报道,也有关于签证等待时间、预约原则调整的新闻(比如 B1/B2 的排期波动)。这些都直接影响咱们从墨西哥准备赴美工作或面试的节奏。本文把群里常问的那些现实问题摊开来说,给你落地可操作的路径、风险点和进群链接——别怕麻烦,我们就是爱把复杂事拆成步骤。

从 UASLP 到 H‑1B:现实路径、关键点和实操建议

第一段:现实路径梳理
想从 UASLP 走到 H‑1B,常见路线有三条:

  • 在墨西哥就读期间拿到实习/远程工作机会,通过该岗位积累美国相关工作经历并被美国公司远程雇佣后转为面试/内推;随后由美国雇主发起 H‑1B 申请。
  • 毕业后先到美国读研或读个证书(比如 STEM 相关)获取 F‑1 OPT,再在 OPT 期被雇主转换到 H‑1B。
  • 通过墨西哥或拉美的跨国公司内部调动(L‑1 或直接在美分公司申请 H‑1B)。

第二段:现实困难与政策变数

  • 政策不确定性:新闻提到的对 H‑1B 征收高额费用的行政动作(特朗普政府提案被诉讼挑战,见新闻池)意味着未来申请成本与门槛可能上升。短期内,这会让小公司更谨慎招聘外籍员工。
  • 签证排期与预约:US 签证等待时间有地区差异(新闻池里的 B1/B2 排期示例),对我们预约面签、跨国面试造成影响,尤其是计划在墨西哥使领馆申请美签的同学要留出足够缓冲期。
  • 雇主资源:很多美国雇主只愿意为资深人才或稀缺岗位提交 H‑1B,普通岗位竞争激烈,且抽签制仍在。

第三段:实操建议(务实、好用)

  1. 技能加码:优先把简历上能量化的项目做出来(例如用 GitHub、作品集、英语/西语视频演示)。技术岗位可补充数据/云/前端/后端一个方向的深度证据。
  2. 建立美国人脉:LinkedIn + 校友网络 + 参加线上招聘会。群里常有在美国的前辈发内推或远程兼职信息,不要羞。
  3. 时间规划:若计划通过读研拿 OPT,至少在申请季提前 6–12 个月准备材料与面试。若打算直接靠雇主抽签,需关注当年 H‑1B 提交窗口与雇主是否愿意承担审签费用。
  4. 多备选方案:把加拿大、澳大利亚、欧盟等地作为 Plan B。有时候把自己先放到更宽松的市场再跳美国反而更稳。
  5. 合法合规:任何签证/移民操作都按官方流程走,避免借助灰色中介或虚假合同;新闻池里的签证政策提醒说明了审核可能更加严格。

🙋 常见问题(FAQ)

Q1:我在 UASLP 读本科,想直接申请美国公司 H‑1B,现实概率有多大?
A1: 现实上直接从墨西哥本科毕业立刻拿到 H‑1B 的概率不高,步骤建议:

  • 要点清单:1) 优化简历与项目产出(GitHub/Portfolio);2) 找能办 H‑1B 的美国雇主(先沟通是否愿意抽签并支付费用);3) 若没有,考虑先申请美国研究生或参加 CPT/OPT 计划以提高雇主意愿。
  • 权威渠道:关注 USCIS(移民局)官网和美国驻墨西哥使领馆的签证公告,任何费用与流程以官方为准。

Q2:特朗普政府提出的 H‑1B 高额费用会影响我吗?现在该怎么办?
A2: 根据新闻池报道(多家媒体提到该提案正被诉讼挑战),政策存在不确定性。应对路径:

  • 步骤建议:1) 与潜在雇主明确谁承担费用及可能的时间表;2) 保留本地/其他国家求职渠道作为备选;3) 若雇主仍愿意申请,尽快准备材料,避开未来政策收紧的风险。
  • 权威渠道:留意美国联邦法院与 USCIS 的后续公告及媒体跟进报道(如 Reuters、BRECORDER 等)。

Q3:在墨西哥的美签面试和排期有什么技巧?如何节省时间?
A3: 签证等待时间会随领区不同而波动(新闻池的 B1/B2 报道是个提醒)。建议:

  • 要点清单:1) 提前在美领馆预约,把可能的缓冲期提前 2–3 个月;2) 准备好在职/学习关系证明、返回意向材料、资金与项目文件;3) 若能在第三国面签(有时更快),需确认居住国政策是否允许。
  • 官方路径:以美领馆网站的预约系统为准,不要用非官方中介承诺“快速通道”。

🧩 结论

想把 UASLP 的经历转化成通向美国职场的跳板,关键在于“技能+圈子+时间管理”。别把希望全部压在一个签证抽签上,分散路径、稳扎稳打更可靠。给你 4 个清单式行动点:

  • 立即:把简历/项目集中在 3 个能量化的成果上(代码、数据、商业化指标)。
  • 90 天内:刷 30 个 LinkedIn 联系,至少拿到 3 次技术面试或内推机会。
  • 半年内:确定 Plan A(H‑1B 抽签)、Plan B(OPT/研究生)和 Plan C(他国工作或远程岗位)。
  • 持续:每周在寻友谷/校友群里更新求职进展,互相改简历/Deck,群体力量很管用。

📣 加群方法

咱们寻友谷的风格就是实在又热闹:在群里你能遇到在美国拿到 H‑1B 的过来人、在墨西哥做跨境电商的前辈、会给你直接内推的 HR。对 UASLP 的朋友们来说,群里常常讨论的好东西包括如何把西语优势包装成岗位卖点、在哪里找对美企友好的外包/remote 岗位、以及如何把墨西哥的产品/服务复制到拉美市场再进军美国市场的案例。想做项目?举个能落地的例子:把墨西哥本地小众食品做成针对美墨裔社区的电商,利用中文/西语/英语三语优势做运营,群里会有人帮推渠道和包装经验。

想进群?加群请在微信“搜一搜”输入:寻友谷,关注公众号后添加拉群小助手微信。别客气,说明你是 UASLP 的学生/校友或者想聊 H‑1B,我们会把你拉到相关国家/学校的微信群里。进来先别沉——发一个自我介绍:姓名、专业、想去的国家、可以贡献的资源(比如会西语/擅长前端/有人脉),通常秒回率挺高的。

📚 延伸阅读

🔸 Trump’s $100,000 fee for H-1B worker visas challenged in lawsuit
🗞️ 来源: brecorder / Reuters – 📅 2025-10-04
🔗 阅读原文

🔸 US B1/B2 visa wait time for Indians: Chennai sees relief, Delhi hits longest delays
🗞️ 来源: Times of India – 📅 2025-10-04
🔗 阅读原文

📌 免责声明

本文基于公开资料(含新闻池与参考材料)并辅以 AI 助手整理与写作润色,仅供信息分享与社群交流参考,非法律/移民/签证或投资建议;政策与排期随时可能变化,具体以官方渠道(USCIS、美国使领馆)为准。如有不妥,欢迎指出,我们一起改。最后一句:别把人生赌在一张抽签上,来群里聊聊多条路怎么走吧😅